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劉方益
上汽集團是國內最早推動新能源汽車研發落地的企業,如今在此領域有了明確規劃。
12月18日,上汽集團(600104.SH)發布消息稱,上汽將繼續全面推進“純電、混動、燃料電池”三條新能源技術路線,2025年上汽新能源車在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40%,三年內實現翻番。
數據顯示,前11月,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3.02萬輛,同比增長45.76%,在集團整體銷量中的占比接近20%。
銷量有望破百萬輛大關
12月18日,上汽集團發布消息稱,上汽將繼續全面推進“純電、混動、燃料電池”三條新能源技術路線,強化自主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2025年上汽新能源車在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40%,三年內實現翻番。
上汽集團發布的11月產銷快報顯示,公司11月銷售新能源汽車13萬輛,同比增長57.91%,創下歷史新高;前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3.02萬輛,同比增長45.76%,在集團整體銷量中的占比接近20%,全年有望突破百萬輛大關。
其中,前11月,上汽乘用車銷售新能源車21.1萬輛,同比增長43.3%;上汽大通銷售新能源車3萬輛,同比增長68.6%;上汽大眾銷售新能源車9萬輛,同比增長84%;上汽通用銷售新能源車4.4萬輛,同比增長110.4%;上汽通用五菱銷售新能源車53.5萬輛,同比增長34.8%。
事實上,上汽集團是國內最早推動新能源汽車研發落地的企業。早在2001年,上汽集團就啟動“鳳凰一號”燃料電池汽車新能源研發項目。
2009年,上汽集團召開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建設誓師大會,明確了自主品牌混合動力轎車、插電式強混轎車和純電動轎車的產業化時間節點。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上汽成功實現千余輛新能源車(涵蓋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超級電容門類)長達半年時間的示范運營,良好、穩定的安全運行記錄創下全球之最。
近年來,上汽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全面開花”。
“十三五”期間,上汽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90%。2021年,上汽銷售新能源汽車73.3萬輛,位居國內第一、全球前三。2022年,上汽集團銷售新能源車有望突破百萬輛大關。
從把握消費升級趨勢、品牌高端化發展的需要出發,上汽集團還推出了全新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智己汽車和飛凡汽車,覆蓋20萬元至50萬元產品價格區間。
目前,智己汽車首款產品“新世界駕控旗艦”智己L7和飛凡汽車旗艦車型“智艙屏霸”飛凡R7均實現上市交付。
成功分拆捷氫科技上市
2022年3月份,作為整車產品“集成地”、前瞻技術“策源地”和技術底座“研發地”,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正式成立,積極整合創新研發資源,加快推動電動智能網聯技術的產業化落地。
6月份,上汽正式發布“星云”純電專屬系統化平臺!吧掀窃啤笔侵袊囆袠I首個純電專屬系統化平臺,更是一個能夠靈活兼容未來科技、不斷完成自我進化的超級平臺,技術水平國際頂尖。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星云平臺的首款產品——“中國汽車工業首款全球車”MG4 Electric(國內定名為MG MULAN),今年9月份以來在近30個歐洲國家正式上市,每月新增訂單超過1萬個。
2022年9月份,上汽集團聯合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寧德時代等共同投資的上海捷能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以動力電池租賃業務為核心,開展換電技術研發推廣、電池運營管理、大數據服務等,構建車電分離完整生態。
目前,捷能智電正在依托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遍布全國的5萬余座加油站網絡,升級打造“可換電、可充電”的綜合能源服務站。上汽集團旗下飛凡、榮威、MG、大通等品牌,即將陸續推出換電車型,覆蓋SUV、轎車、MPV及商用車等全部品類。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未來重要發展方向,具有極佳的環保性能和能量轉化效率,以及加注時間短、續航里程長等優勢。
上汽集團是中國最早開展燃料電池技術研發的汽車企業,也是全球行業中唯一一家實現多品種燃料電池車商業化落地的企業,目前已推出轎車、MPV、輕客、大客車、輕卡、重卡等多款產品,在全國多個城市實現商業化運營。
2021年,上汽旗下捷氫科技自主設計開發的新一代燃料電池系統成功亮相,核心技術指標對標以豐田為代表的全球頂尖水平。
2022年6月份,捷氫科技在上交所網站披露招股書,擬申請科創板上市,成為上汽首家啟動分拆上市的“科創小巨人”企業,也是國有汽車集團中首家啟動分拆上市的下屬企業。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