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徐靚麗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該《規劃》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兑巹潯分赋,我國物流業目前面臨降本增效仍需深化、結構性失衡問題亟待破局、大而不強問題有待解決等問題,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我國將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物流企業和知名服務品牌,完成12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100個左右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
將推動物流與制造業融合發展
本次《規劃》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首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兑巹潯分赋,“十三五”期間,我國社會物流總額保持穩定增長,2020年超過300萬億元,年均增速達5.6%。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穩步下降,2020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降至14.7%,較2015年下降1.3個百分點。物流要素與服務資源整合步伐加快,市場集中度提升,中國物流企業50強2020年業務收入較2015年增長超過30%。我國運輸結構加快調整,鐵路貨運量占比穩步提升,多式聯運貨運量年均增速超過20%。我國國際航運、航空物流基本通達全球主要貿易合作伙伴。
截止到2021年,我國物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1.9億元,工業品物流市場規模約為106326億元。個人物流是近年來物流行業發展最快的細分市場,這主要得益于我國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2021年我國個人物流市場規模約為3834億元。
此次《規劃》作出六方面工作安排,包括加快物流樞紐資源整合建設、構建國際國內物流大通道、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延伸物流服務價值鏈條、強化現代物流對社會民生的服務保障、提升現代物流安全應急能力;提出三方面發展任務,包括加快培育現代物流轉型升級新動能、深度挖掘現代物流重點領域潛力、強化現代物流發展支撐體系;從優化營商環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支持、深化國際合作、加強組織實施等方面,對加強實施保障提出明確要求。
在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方面,《規劃》提出要促進企業協同發展、推動設施聯動發展、支持生態融合發展。支持物流企業與制造企業創新供應鏈協同運營模式,將物流服務深度嵌入制造供應鏈體系,提供供應鏈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增強制造企業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加強工業園區、產業集群與國家物流樞紐、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等設施布局銜接、聯動發展。統籌推進工業互聯網和智慧物流體系同步設計、一體建設、協同運作,加大智能技術裝備在制造業物流領域應用,推進關鍵物流環節和流程智慧化升級。
降低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智慧物流是指以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為支撐,在物流運輸、倉儲、配送、裝卸、包裝、流通加工和信息處理等各個環節實現精細化、動態化、可視化管理的現代化綜合系統。2016年政府出臺的《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運營項目指南》,首次將“智能物流與倉儲系統”列為五大核心智能制造系統之一,為智慧物流發展創造了巨大機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2016—2020年,我國智能物流市場規模增速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除了基礎物流之外,國內正在加速發展智慧物流體系,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AI、云計算等新興科技的優勢,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并且在推廣新能源、智能化、數字化的基礎上,也能使得交通更加綠色,減少污染,發展低碳交通,契合當前兩碳發展路徑。
近年來,物流總費用逐年在上漲,傳統倉儲人員成本抬升,同時人員數量下降。智能物流系統能夠降本增效,符合發展趨勢需求。同時,各行業自動化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理念、使用的自動化物流設備和軟件等具有類似性,技術平臺共性較大,不同行業之間具備可拓展性,將打開行業成長天花板。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