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李璟
春回大地,萬鳥飛歸,眼下正是為遷徙候鳥護航之時。
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同時4月1日至7日,是湖北省第38個“愛鳥周”。一周以來,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湖北各地接連開展組織鳥類保護活動,集中向社會宣傳普及鳥類知識和法律法規,鳥類愛好者和愛心企業等也紛紛用公益之舉,號召廣大市民愛鳥護鳥。
近年來,隨著“綠色生命線”“讓候鳥飛”等公益項目的開展,人們對保護鳥類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有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與此同時,經濟的增長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相得益彰,實現了綠色發展的雙贏。
社會力量參與鳥類保護
據統計,目前全球共有鳥類11147余種,在中國有近1500種。然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鳥類的狀況都在持續惡化,歸為受威脅的鳥類有1486種,占比高達13.33%。因此,為呼吁人們愛護鳥類、保護動物,每年的4月1日被《世界保護益鳥公約》定為“國際愛鳥日”。
為保護鳥類、維護自然生態平衡,自1983年起,湖北省確定每年的4月1日至7日為“愛鳥周”,全省各地每年都會舉辦“愛鳥周”活動,提高社會公眾愛鳥護鳥保護意識。30多年來,“愛鳥周”活動已成為湖北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的品牌,成為弘揚生態道德,傳播生態文明的重要平臺。
近一周來,在武漢江灘一元廣場,愛鳥護鳥志愿者們放飛各種鳥類形狀的風箏,向市民宣傳愛鳥護鳥;在天門張家湖國家濕地公園,通過識鳥科普游戲、觀鳥導賞等活動,持續推動社會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關注和參與……
“鳥兒是大自然的精靈,是自然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鳥類就是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焙笔×謽I局副局長黃德華介紹,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湖北省共有野生鳥類572種,占全國鳥類的39.6%。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7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15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共計142種,占全國重點保護鳥類的36%。
黃德華說,為了保護好鳥類資源,湖北省連續兩輪發布鳥類禁獵通告,推動鳥類禁獵常態化;省內各地紛紛成立候鳥保護志愿者隊伍,開展護飛行動等野生動物巡護與救護活動。近幾年,通過巡護、清除鳥網等形式,全省共救助鳥類100余種、4000余只。通過宣傳教育,社會公眾參與愛鳥護鳥熱情高漲,極大促進了鳥類保護工作。
為加強鳥類保護,自2015年開始,湖北省已連續6年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每年來湖北越冬的水鳥逐年增多,種群數量逐年增大。2021年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結果顯示,在湖北省具代表性的120塊濕地上共記錄水鳥89種,種群數量近90萬只。特別是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來湖北省越冬的種群數量呈明顯增長態勢,2021年達到了453只,約占全球青頭潛鴨種群總數量的45.3%。
不僅湖北,進入3月下旬以來,全國各地都因地制宜陸續開展各種“愛鳥周”宣傳教育活動。鳥類保護和大多數野生動物保護一樣,不僅是政府的職責,而是需要不斷提升公眾的觀念意識,動員更多社會力量,才能形成健康安全的生態環境。
2012年,一個名為《鳥之殤,千年鳥道上的大屠殺》的紀錄片在網絡上引起高度關注。這個拍攝于湖南省羅霄山脈的大山深處的短片,將候鳥遷徙道路上的殺戮赤裸裸地展現在民眾面前,不到一天的時間便在優酷上獲得超過15萬的點擊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候鳥的保護還尚未成為文明的共識。
于是2013年1月8日,在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的支持下,由知名媒體人鄧飛等發起的“讓候鳥飛公益基金”正式啟動。該基金是一個基于民間的全國護鳥網絡,也是中國首個野生鳥類保護專項基金,通過支持全國的護鳥志愿者團隊開展日常鳥類巡護、鳥網清除、非法貿易舉報、傷鳥救助、環境教育宣傳等工作,為候鳥在中國的遷徙之路保駕護航。多年來,隨著多個項目的陸續開展,“讓候鳥飛”進一步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逐步提高了公眾對候鳥保護的責任和意識,同時也擴大了民間力量的社會參與度。
“對社會參與的吸納不是僅僅強調草根與公眾,還要通過品牌效應有力地支持現有的保護工作者,并由此吸引更多公眾成為候鳥保護的積極力量!弊尯蝤B飛公益基金執行長劉慧莉說,中國占據全球9條候鳥遷徙通道中的3條,在候鳥保護上具有重要地位與重大責任,但即使是在北上廣等大都市,候鳥捕獵現象仍屢禁不止、時有發生。讓候鳥飛成立8年,善款募捐數額已經超過1000萬元,每年有100萬元以上的募款,但在成立之初也遭遇了很多困阻。從讓候鳥飛的成長路徑來看,著眼于公眾參與,加上信息時代自媒體的發展,都是讓這個民間公益環保組織發展壯大并成功享有公益品牌效應的重要因素!傲η蟠蚱朴烧唤y管理,吸納更多社會角色,歡迎更多社區居民、社會志愿者、慈善企業加入保護的力量!
企業十年如一日堅守公益初心
被譽為“鄂中綠寶石”的湖北京山,森林覆蓋率達45.13%,地處鄂中腹地,正是候鳥遷徙東西、南北線路的交匯區域。每年大量的候鳥都會在此停留、棲息,是全國鳥類觀測的重要區域。2013年3月,京山成為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授予的首個“中國觀鳥之鄉”。
近年來,京山對森林和濕地持續進行著保護和修復,為鳥類的停留和棲息提供了更好的生態和社會環境,鳥類資源保護良好,有記錄的鳥類已達226種,分布數量超過12億只。自2008年起,這里每年都舉辦中國(京山)觀鳥節,全力倡導觀鳥、親鳥、愛鳥、護鳥理念。隨著觀鳥節的規模及影響不斷提高,京山觀鳥文化逐步深入人心且頗具影響。
2016年,京山縣獲得“國家生態市縣區”稱號,成為湖北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生態縣。一向以工作嚴謹、要求嚴格的亞洲賞鳥博覽會首進中國大陸,對京山鳥類的保護和觀鳥活動推廣普及予以充分肯定。經過數年的鄉村環保教育實踐,形成了中國(京山)觀鳥節和中國(京山)野生鳥類觀鳥攝鳥大賽兩大公益體系。
每年觀鳥節,上百支觀鳥團隊拉動上十萬師生及社會民眾參與,300多支護鳥隊守護著42萬畝生態公益林,也獲得了多家愛心企業主動提供贊助和支持,形成了學!獙W生——家庭——社會的鏈式傳動帶。這其中,科技企業太力集團,更是已連續11年贊助京山觀鳥節,將這項公益活動推動成為業內盛事。
太力集團是一家專注于真空技術領域達22年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其三大全球制造基地之一,即位于湖北京山。太力集團旗下多個產品不僅熱銷于國內各大超市,而且還遠銷北美、歐盟、日韓等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一家倡導綠色、健康、環保的高科技制造企業,太力集團以實際行動盡到保護環境的責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據悉,太力集團已經連續8年獲得紅十字會 “愛心企業”的稱號,通過積極投身愛老、助學、救災、環保等社會公益事業,不斷為公益環保生態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勇于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為了跟隨國家“一帶一路”的步伐,從2018年開始,中國(京山)觀鳥節正式邁向世界,除在京山繼續舉辦觀鳥節外,還在“一帶一路”國家舉辦觀鳥節,傳播生態文明、繁榮生態文化,保障生態安全。目前,觀鳥節和鳥類博覽會等活動已在柬埔寨、蒙古等國家成功舉行,京山觀鳥不僅成功地輸出了自己的觀鳥文化,在觀鳥的背后更是綠色驅動發展。
京山觀鳥聲名遠播的十幾年,恰恰也是京山縣域經濟在全省連續排名靠前的快速發展期。經濟的增長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相得益彰,實現雙贏。鳥類成為京山最美的邀請函,京山觀鳥也成為京山與外界交往的橋梁和紐帶。
近年來,以保護鳥類為主題開展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項目也是層出不窮。作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力量,企業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積極開展實踐,不僅能夠對政府的保護措施起到補充作用,也能更好地發揮企業優勢,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以及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
近日,由國家電網岳陽公司、安徽公司等開展的“綠色生命線——候鳥遷徙保護”“鳥類保護生命線 護飛志愿行動”等公益項目相繼在各地落地,給北遷候鳥營造安全的遷徙環境。多年來,國家電網努力做綠色發展的表率,探索開展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項目,在電網設計、施工、運行和維護全生命周期中,注重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也進一步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當前,我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已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為履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義務做出了重要貢獻。無論是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內容,還是企業自身發展需要,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逐漸成為越來越多企業所面臨和需要解決的議題。
湖北宜昌,一群候鳥在金湖濕地公園紛飛。
武漢府河濕地公園,候鳥們在這聚集過冬。
武漢市東西湖區府河候鳥棲息地。本版圖片均來源于視覺中國
責編:ZB